今日

TOP

高考生源减少中需分析的问题!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刘忠良 【 】  2012-06-09
    2012年的中国高考今日如期开考,考生数量已经从2008年的1050万人减少到今年的900万,四年减少150万。与此同时,高考录取率从2008年的57%一跃升到2012年的75%,按照这个速度计算6年 后,也即2018年中国高考录取率将超过100%!而在美国,高中生上大学才75%左右,今年中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赶上美国!

  2011年全国有23个省市实际录取比例已经达到78.7%,与上世纪 80年代初相比增长10倍以上。就连山东这样的传统高分省,实际录取比例也超过了85%。

  为了能够录取到考生,有些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录取分数已经降至150分(满分750),即按百分制换算仅仅20分。以过去高分著称的山东省为例,2002年专科二批分数线为350分,2011下调至  180分,换算成百分制才24分。虽然大幅降低录取分数,但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无法完成招生计划,或者被录取后,不报到率大幅上升。

  尽管高考生源下滑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学适龄人口的快速减少。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19年大学年龄(18-22岁)人口将只是2009年的53%!人口大省山东省,2013年的大 学适龄人口只有2008年的一半左右!大学生源如此快速下滑,不仅是令众多三四流高校恐怖,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恐怖!一些高校已经注定倒闭,那未来中国是否也“倒闭”呢?

  当日本高校面临高考生源快速下滑时,日本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而且还在继续“失去的十年”。看看今天中国高考生源的快速下滑,似乎中国人还认识不到危机,甚至认为高考生源快速 减少导致的人人上大学的局面是大好事!

  悲哉!出现这样的认识,一是几十年来的计划生育单方官方宣传,二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迅速让中国人在乐观中已经认识不到危险。

  我承认,任何国家大学录取率也不会超100%,也没有必要达到100%。由于智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水平永远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适合进入大学学习理论知识。合理 的受教育结构,并不是大学生比例越高越好。社会既需要大学生这样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工作者,也需要学习技术的技能型工作者。学习理论知识好的去读大学,学习理论知识能力不强的学技 术,这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如果学习理论知识能力很差的人也都上大学,没有人乐意去当技术工人,这既是教育投入的浪费,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源急剧减少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大学生源质量的下降,这在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已经反映出来。哈佛已故心理学家RichardJ.Herrnstein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著名学者 CharlesMurray在1994年出版的关于智商研究的名著《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该书有几个重要结论:第一,智商是天生的;第二,智商和经济背景社会阶层没有关系;第三 ,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任何提高智商的办法。教育固然可以开发既有智商中所蕴涵的潜能,比如把一个聪明的穷孩子培养成诺贝尔奖得主,但没有证据表明教育可以提高智商。第四,智商在 人口中的分布一直是固定的。CharlesMurray后来又进一步把这些结论在社会政策上进行演绎。他称中等智商的人不应该上大学,也很难上得好大学。因为大学本身是社会精英的教育机构,智 商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不能从中受益。

  大学生源急剧减少的第二个结果,从人口的智商分布规律和大学生源质量下滑来讲,中国的人才数量必将减少,科研队伍实力不久后也将开始面临下滑,导致未来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动力 大幅下滑,中国竞争力下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先是放缓再而停滞最后下降。

  大学生源急剧减少,也即是年轻人口的急剧减少,这必然带来劳动力的匮乏和人口的快速老化,发展能力下降,但老龄化负担却日益加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受阻,国家与社会的承压 能力降低但压力增大。

  在中国劳动力总量即将开始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发展的下一个人口动力就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劳动力从农村的转移。但年轻人口的快速下滑,让人口快速老化,人口质量提高的难度便会很高 。比如说一个421家庭和一个222家庭,如果爷爷辈、父母辈和孙子辈分别是小学、初中和大学毕业,那421家庭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是8.3年,222家庭结构的受教育年限是10.3年,前者是发展中 国家水平,后者是发达国家水平。

  不仅如此,人口老化本身就是人口质量的下滑。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由此导致的大学生源减少,将使中国教育无论怎么努力,中国未来的人口质量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这怎么赶超发达国家?

  另一个人口方面的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也已经后继乏力。现在农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口,绝大部分已经转移出去。年轻人口的下滑,很快就会将农村年轻人口抽空殆尽,农村发 展已经失去了人口动力。而小城市和城镇及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支撑其未来发展的年轻人口将面临被大城市和东部地区抽空的危险,这些地区的发展将在不久后失去动力。随着年轻人口的持 续减少,当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年轻人口迁移也无法弥补大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年轻人口减少时,中国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也将失去发展的潜力。此时,中国崛起再也无从谈起。

  由于中国发展程度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经济技术差距,城市化工业化有较大发展空间,导致经济上升空间很大。在此情况下,即便是目前年轻人口快速减少,中国经济依旧能维持较高增 长率。但这样的好日子会持续吗?不会!当中国的一些高校开始破产后,中国的高经济增长也将面临破产了。

  现在中国依靠与发展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依赖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依赖发达国家的需求,仍然能为此较高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一胎政策,中国经济上升的空间在加速缩小。比如城市 化,你让老头子老太太城市化吗?比如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你能让中高龄劳动力来推进吗?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年轻人口减少,未来基础设施需求增长速度大幅萎缩。比如说创新能力,随 着高校生源下滑和质量的降低,中国创新能力不久后就会面临快速下滑。

  高考生源的快速萎缩,这意味着中国的好日子不多了,高增长将在不久后崩溃,到时候什么“中国第一”都将成为过去,就像“日本第一”也已经永远过去了一样。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教育误区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一位博士写给女儿的信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