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华也有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娇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遍查历史,象谭嗣同(1865~1898)这样有才有胆有识有格、义薄云天的“太子党”(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出生入死、肝脑涂地,可谓绝无仅有。
谭嗣同百年前的见识,都足以另今人汗颜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也就是说,二千年来,无非上面是强盗,下面是奴才;上面是霸道,下面是苟且;上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狼,下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犬;上面指鹿为马,下面难得糊涂;上面黑,下面厚……,主子使唤奴才,奴才献媚主子。
“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通义也。”——也就是说,领袖也好、官员也罢,不过都是为民办事的,税收是老百姓雇佣你们为我办事的钱。
“幸而中国之兵不强也,向使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恃以逞其残贼,岂直君主之祸愈不可思议,而彼白人焉,红人焉,黑人焉,棕色人焉,将为准噶尔,欲尚存噍类焉得乎?故东西各国之压制中国,天实使之。”——也就是说,没有文明而只有坚船利炮者,只会是越强越祸害,此番石破天惊的“卖国”言论,不知能否振醒今日一些“愤青”?
谭嗣同的勇气、人格,更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灯塔
1897年1月,谭嗣同完成了冲决利禄、君主、伦常等一切网罗之学的《仁学》,鼓吹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对君主专制造成的“惨祸烈毒”和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深恶痛绝,君为臣纲“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诏告天下,宣布变法;8月21日,谭嗣同应召抵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议新政;9月21日那拉氏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抓捕维新领袖,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嗣同闻变,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并力劝梁启超出亡日本:“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有招后起。”日本使馆愿提供“保护”,被谭嗣同慨然回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8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与林旭等其他5位维新志士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英勇就义。
谭嗣同非为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我自横刀向天笑”:谭嗣同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实为华夏第一人杰,这颗划过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异常耀眼的轨迹,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儿郎。
■ 跳出两种假贵族的互动
寡头与精神贵族的互动
然而可惜的是,谭嗣同这样的真贵族毕竟少见,多得是寡头与精神贵族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老百姓说的那种“不当官时骂贪官骂得最凶,一当官比谁都贪”的现象。
也就是说,有些人失势时是精神贵族,一得势就变成寡头:失势时是高玉宝,一得势就成了周扒皮;失势时是阿Q,一得势就成了赵太爷;被人整时哭天抢地,整人时声色俱厉;被套牢就说黑幕重重,赚到钱就夸形势大好;退休回家抱孙子后是“炮手”,在位执掌权柄时是庸官……
精神贵族和寡头这两种假贵族,其实是一类人,这类人眼里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的态度游移无非是随着利益变化而变。二者都是打着高贵旗号的的浅薄之徒。
浅薄不是罪过,但只有浅薄的民族没有希望
浅薄不是罪过,从既得利益出发也属人之常情。要求人人具有贵族精神更无异于重演“道德净化”的历史悲剧。一个正常社会里有个别“开宝马打人”的纨绔子弟不奇怪,有个别只会在电脑屏幕前唱高调的“良心家”也无伤大雅。
但倘若一个社会都是这两类人,这两类人还都冒充贵族,而人们还对前者暗自羡慕、对后者明着推崇,那么我们的社会还怎样进步?因此至少在这个意义上,少些寡头和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培养起一种超越既得利益,捍卫社会正义的高贵品质,应当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贵族精神不等于贵族(应当说是寡头)制度——一种赋予少数人以特权的、可恶的过时制度,但在中外历史上,最早抨击贵族(寡头)制度的那些时代先觉者往往不正是贵族阶层中人(正如谭嗣同)吗?看来真正的贵族精神,倒是实现消灭贵族(寡头)制度的斗争所不可缺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