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人口老龄化带来诸多问题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责编张帆 【 】  2013-07-17

    周一,中国颁布了一条新法规:如果遭到亲人的忽视和冷落,老人有权控告自己的亲人。(王安迪Andy Wong/美国联合通讯社)

     在大多数国家,如果有人没有经常去看望自己年老的父母,或许只是会接到父母唠唠叨叨的抱怨电话。而现在在中国,这样却可能被送上法庭。周一,中国共产党通过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案》,该法案授予老人控告子女忽视和冷落自己的权利。而这也把孝道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但是这个法案或许缺少明确的规定——究竟怎样的频率才算是常回家看看?子女们需要一个月一次回去看望父母,或者是一年一次就足够?那么那些相隔千里的家庭呢?这就带来了执行的问题。然而很显然这些只是细节问题,该法案已经逮捕了它的首个违反者。

     不出所料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案》遭到一些网民的讽刺,而这些网民已经习惯于北京所显示出来的保姆国家主义。但是这些都反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以尊老敬老而闻名的国家,却如此需要加强人们的孝道?

    和中国的其他事情一样,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开始经济改革后所发生的变化有关。以往中国的家庭都是几代同堂,而其他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在有史以来也具备这种特点,经济资源也集中到一起。1949年共产党开始上台执政之后,每个中国人都得到一本户口,或者是国内护照。这个得以确保中国公民只有留在自己注册的地方才能享有社会福利。大多数中国人都享有终身福利——就是所谓的“铁饭碗”——通过为国家工作,而这个体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部分。

    邓的改革改变了这个长期以来的状态。随着中国的工业化,为了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找到工作,农村居民开始迁移到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沿海城市。不久,中国内陆的一些达到工龄的中国人也开始花上大半年的时间在外工作,一般只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一次。这么多人去到大城市工作,收入得到提高,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飞涨,但是却使中国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破裂。

    随着经济改革而来的是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在1980年开始实施这个政策,努力想要解决国家持续过剩的人口问题。总体来说,这项政策是按照预期进行的: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确实减慢。但是在过去的33年里,出乎意料的后果也不少:现在中国有大量的“4-2-1”家庭,就是在一个家庭里,独生子的父母也是独生子,有些时候一个人独自照顾六位老人。中国运用各种办法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但是却无力改变中国人口的总体情况。在2010年,中国有近1.8亿人年龄在60岁以上,在未来的20年里这个数据估计会翻倍。简单来说,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而同时却没有足够的年轻人能够照顾他们。

    30年前,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和亲人住在一个地方,很少因为工作而迁移,兄弟姐妹一起照顾家里的老人。孝道——拉什大学的医师和研究人员辛齐东(Xin Qi Dong,音译)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设定好的。但是中国的繁荣发展时期却打破了这个设定,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和虐待老人。一些事例——像是一个农民逼迫自己100岁的老母亲住在猪圈里——在中国激起了公众的强烈谴责。但是有一些更加普遍的虐待,包括心理创伤,也需要同等的关注。

    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呢?建立更多的老年人援助机构,为全国的老年人提供照顾和陪伴,这或许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然而这样的机构在中国相当稀少,似乎也不怎么盛行:东博士指出,最新的一个五年计划也没有任何相关的规定。

    因此这项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案》或许并不那么不切实际。然而,出台的第一周,这条法案实施的并不顺利。以一个例子来说,中国人好像很有创造力,所以一些有企业家头脑的人已经开始雇人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但是这是否会满足老人的需求还不确定——但是让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去帮自己看望自己的父母,算是孝道吗?而这种事情的存在也正显示出这条法律并没有解决潜在的危机,所以一颁布就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城市将放开落户 下一篇急需智力保障 中国人才流失严重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