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家族庞企向国外扩张的代表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责编秦铭 【 】  2013-08-12

“买下英国”的华人首富

他从富可敌国的家族里走出,低调沉稳。成为华人首富之后,公众对他依然知之甚少。能搜索到的他的资料少得可怜,即使有,也多是作为父亲或弟弟的陪衬。事实上,一个独立的他几乎是意义缺失的。突然英国媒体发出惊呼:“他几乎买下英国”!从他主持的一系列海外收购人们看到了:他将把这艘财富航母开向全世界!
  李泽钜祖籍广东潮安,1964年8月1日香港出生。香港商人李嘉诚长子,加拿大国籍。1985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结构工程硕士学位,同年起加入长江实业。曾分拆长江基建上市,并担任长江基建主席。
  几十年的惯例数月内便被颠覆,现年48岁的李泽钜将成为聚光灯的新焦点。多年来,李嘉诚一直将家族信托基金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分为三份,由李嘉诚、李泽钜和其家人以及李泽楷各持有1/3的股份。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家族信托基金绑定权益产生的弊端日渐浮现,以新鸿基家族的三兄弟内斗最为瞩目。
  今年5月25日,李嘉诚公开宣布分家方案,由李泽钜管理长江集团,支持李泽楷发展事业;7月16日,李嘉诚将家族信托中原分配给李泽楷的1/3权益,全部转给李泽钜,正式落实了分家方案。
  这意味着,李泽钜正式接掌市值逾8500亿港元、涉及22家上市公司的长江王国。李泽钜个人持有40.51%的长江股份和逾35%的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能源,个人资产达2900亿港元,超越其父李嘉诚去年1708亿港元的首富资产排名。
  分家之前家族资产是“三分天下”,家族信托的权益是分别由李嘉诚、李泽钜、李泽楷各持有1/3,李泽钜名下并无太多私人资产,他也并未入围2012香港福布斯富豪榜。
  分家之后家族资产几乎由李泽钜“一统天下”,其所持家族信托权益增至2/3,涉及总共22间上市公司,包括“四大”旗舰: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电能实业。而李泽钜名下资产达2900亿港元,成华人新首富。
  说起李泽钜,外界对其的评价,一个关键词可以形容,那就是“沉稳”。
  不过,尽管李泽钜是李嘉诚精心培养的接班人,但李嘉诚的精心培养,却也让李泽钜的接班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报道,在每年与李嘉诚一起出席长和系业绩会时,李泽钜都只有在李嘉诚示意后,才会有简短的看法。
  “传长不传幼,这是很传统的家族传承方式。”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范博宏表示。有分析认为,低调听话的长子李泽钜,是传承李嘉诚事业的不二人选。但外界又普遍认为,李泽钜性格沉稳,几十年来无功无过并不突出。因此,对于李泽钜独立执掌长和商业帝国后,是否能够将长和系推上新的高峰,外界也有所质疑。
  这样的看法并不公平。在“超人”李嘉诚白手起家建立千亿财富帝国的光环下,作为儿子,李泽钜的确难以超越。但自李泽钜2000年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层后,长江集团从香港华资企业逐步转型为国际企业,资产和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多达30万人,其中海外业务占八成,香港地区业务只占16%。

长江基建的功绩

  22岁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长实集团工作,25岁即担任长实执行董事,29岁升任长实副总经理,42岁出任长实集团董事总经理。可以说有着近乎完美的职场履历。
  在长和系工作期间,李泽钜主导的几起商业案件可圈可点,是李泽钜建功立业的年代。
  如果说长实与和黄是由李嘉诚打下的天下,长江集团旗下第三大上市公司长江基建则更似李泽钜的“毕业作”。
  1996年,李泽钜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功绩。在长江基建上市后,李嘉诚曾表示,李泽钜的表现可得90多分,“如果他不是我的孩子,更会给他100分!”
  1999年,李泽钜宣布进军网络,创办网站“tom.com”。当2000年“tom.com”在香港时,高达200倍的超额认购,刷新了公司的招股成绩。
  随后,李泽钜更击败精于重组及出售濒临破产企业的美国资产管理公司Cerberus,成功以38亿港元买入加拿大航空31%的股权。
  实际上,李泽钜一直担任长江基建的主席,从2000年至今斥资逾2000亿港元在海外收购了11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基建项目,涉及电力、水务、天然气供应等项目。
  海外收购在金融海啸后到达了高峰。2010年10月,长江基建以700亿港元作价收购英国电网,成为李氏父子海外收购的最大项目,也令长江集团成为英国最大电力供应商之一。
  2012年10月,长江基建以588亿港元作价收购供水网络Northumbrian Water,而这两项收购均成为推动长江基建盈利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英国电网项目的回报率就达到了11%。
 
  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李泽钜几乎已经“买下了英国”。当长江基建70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后,明显熬夜等待的李泽钜曾双眼发红、声音沙哑地表示,“买到了好开心”。
  低调沉稳也许是李泽钜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有点。相当于弟弟李泽楷的各种传闻和光环,我们至今能够找到李泽钜的资料也是屈指可数!

惊天贼王的猎物

  1996年5月李泽钜遭到世纪悍匪“惊天贼王”张子强绑架。
  张子强被香港人称之为“惊天贼王”,是因为张子强惊人的前所未有的抢劫“战绩”。张子强曾经抢劫金铺、抢劫运钞车,香港黑道各种帮会对于张子强都是心怀畏惧,敬而远之。
  张子强绑架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钜、二富郭家长子郭炳湘……据说当时他还将香港富豪排名,打算一一绑架过去。因为实在太过嚣张,在香港关于他的电影就有吕良伟主演的《轰天绑架大富豪》和任达华主演的《惊天大贼王》等,就连杜琪峰指导的《大事件》也因为匪徒暴力嚣张而被称是改编自张子强的故事。
  绑架李泽钜案发生在1996年,几乎是电影上演的真实版!
  张子强带领一帮匪徒经过周密的调查、策划,拦截住了李泽钜的高级豪华房车,并用AK47自动步枪和手枪胁迫着他和司机,绑匪将李泽钜拖出车外,绑架他登上贼车离去,并让司机开车返回李家,通报大少爷被绑架的消息。
  绑架成功让张子强非常高兴,还在李泽钜额上兴奋地吻了一记。随后将他脱光衣服,只穿一条内裤囚禁在香港粉岭鹤薮的一间单门独户的房子里。因为李嘉诚很快答应交上赎金,李大少爷只被关了一天。
  张子强亲自去李家取钱,先拿了3800万。本来李嘉诚要给他4000万的,但他嫌4“死”谐音,不吉利。随后李嘉诚又给了他10亿现金。据张子强后来被捕交代,李嘉诚给钱的时候还劝他可以拿钱买他们公司的股票,或者存下来够他花半辈子的。但张子强拿到钱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澳门豪赌,一夜就输了2000万。
  而此事李泽钜表现出来的超越年纪的惊人的沉稳,更是让他确定了家族接班人身份。李嘉诚支付了10.38亿港元的巨额赎金之后,李泽钜很快就脱险了。而当时仅仅32岁的李泽钜,在脱险第二天后便如常返回公司上班,丝毫不见慌乱。显示出了远远超越年龄的难得的稳重。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嘉诚愈发低调,明显对家人保护起来。李泽钜生了三女一男,除了大女儿公布名字为燕宁外,其余孩子名字一直保密至今。

频频击出的重拳收购

  李泽钜素来低调,行事稳健,却在全球航空业的低谷时大胆出手。巨资收购濒临破产的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
  20年来,李氏家族的任何一次商业计划,无不被赋予远超商业行为之外的意味深长的含义,赫斯基石油收购案也好,“ORANGE”计划也罢,到李氏家族宣布以38亿港元收购破产的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份,成为加航最大的单一股东。在全球航空业如此低迷的当口,这一手笔对业界和媒体的震动可想而知。
  当然,这次事件的另一夺人眼球之处,是历来低调为人所知之不多的李嘉诚长子李泽钜被推到了前台。
  李泽钜主持长江基建以来,从2000年开始至今斥资逾2000亿港元在海外收购了11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基建项目,涉及电力、水务、天然气供应等项目。
  2010年10月,长江基建以700亿港元作价收购英国电网,成为李氏父子海外收购的最大项目,也令长江集团成为英国最大电力供应商之一。
  2012年10月,长江基建以588亿港元作价收购供水网络Northumbrian Water,而这两项收购均成为推动长江基建盈利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英国电网项目的回报率就达到了11%。
  最近李泽钜又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他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这意味着,英国四分之一人口将使用李家的天然气。WWU是英国八大配气网络之一,威尔士和英格兰西南部占有主要市场,从事管理天然气运输资产、天然气运输和气表服务相关工作,网络覆盖六分之一英国土地面积,涵盖740万名客户。截至今年3月底,WWU的项目税后亏损达7.5亿港元。
  李泽钜此次收购选择的是天然气资产,由于天然气正在成为新的投资天堂,李泽钜以此为契机,开始加速扩张抄底欧洲。这让目前本就炙手可热的天然气更加“傲娇”。但实际上,李泽钜觊觎天然气市场已久。
  早在今年4月,就有媒体表示,长江基建拟并购海外资产,目标为APA集团旗下于澳洲的Moomba至Adelaide天然气管道网路,据悉该资产价值高达5亿澳元。如此来看,以李泽钜为首的集团,欲收购天然气资产自然不是心血来潮。
  前不久,高盛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天然气将成下一投资天堂,一个和黄金十年类似的时代即将到来。
  其理由是,目前页岩气革命正帮助改善美国经济环境,使得天然气和美国经济成为新的安全天堂。同时,美国的天然气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长期趋势增长水平有望达到3%左右。
  根据BP天然气研究员的预测,天然气市场规模将在20年内超越石油。伴随多年的发展,天然气多中心,多价格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定型。未来几年世界范围内天然气出口总量有望继续增加,伴随储运项目达产带来的转运成本下降,天然气应用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近几年,中国以三大油企为首的企业都在竞相的从海内外抢占天然气资源。不论是三大石油巨头,还是李泽钜都是看好天然气这个行业的前景。
  现在全球的能源格局是从高碳到低碳甚至无碳的方向发展,天然气除了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其他的排放物很少。使用天然气顺应了低碳能源的发展,并且量很大。
  因之前还收购了英国电网和供水网络两大业务,英国媒体称李泽钜“几乎买下了英国”。
  李泽钜主推的海外收购基建策略,获得了李嘉诚的高度认可。“我跟父亲总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块。”他却总是低调回应是否已经主导长江发展方向的问题。

将门虎子

  说是李嘉诚的远见也好,巧合也好,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惊叹他当日的无心插柳。李泽钜在长江实业稳扎稳打的时候,李泽楷在上世纪90年代把电视和数码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李氏家族生意的领域,甚至可以说再次擦亮了李氏的金字招牌。一守一攻,谁说不是李超人的匠心独运?
  李泽钜心无二用学习家族生意,可谓“守”。获得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后,24岁的李泽钜回到香港,被安排在中环华人行长江实业的办公室上班,跟随父亲学习经营之道,李嘉诚精心安排了前董事总经理周年茂、副董事总经理甘庆林等资深元老辅佐其熟悉业务。公开场合的传媒采访,也常有意把机会让给儿子,说他对这方面情况较熟悉,回答更合适。
  李泽钜25岁时,李嘉诚大胆提拔他为长江实业的执行董事;26岁时,被委任为机场咨询商务委员会委员,27岁时被委为总督商务委员会委员,为父亲的逐渐“淡出”作平稳过渡。李嘉诚着力栽培家族事业接班人,可谓用心良苦。
  在长实期间,李泽钜曾作为加拿大温哥华万博豪园计划的主要策划者。虽然此后由于加拿大地产市场不景,长实最终退出此项目,但这确实是李泽钜的得意之笔。除此之外李泽钜个人的建树似乎乏善可陈,这也难怪,长实系原本是一部结构精良、运行经典的大机器。在父亲的提携下,1994年1月李泽钜开始担任集团副主席。在这期间他还曾任香港汇丰银行非执行董事、和黄集团执行董事、港灯集团董事等,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和弟弟李泽楷的作风大相径庭。
  李泽楷2000年并购香港电信,虽成为亚洲最大并购案之一,然而在巨额债务和纳斯达克的双重影响下,盈科的股价开始走低,李泽楷的威信也开始大打折扣。但由其发端的李氏对家族生意新领域的开拓,丝毫未受影响。兄弟俩的接力合作得很好。
  早在1999年4月,已担任长实主席的李泽钜宣布通过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来共同投资网络。最初定下的方向是综合性门户网站,投资额是10亿美元。当年12月7日,李泽钜花了近2000万港元买下他想要的域名。2000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时,一度掀起香港市民的认购热,高达200倍的超额认购刷新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成绩。
  2003年3月,李泽钜再携巨资杀入内地网络业,在北京成立金融信息服务网站世界汇金网,这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网站,长实集团作为最大股东,与世界金融集团合作,意图在金融界与网络界称雄,先后投入资金1.2亿港元。
  李泽钜主持长江基建以来,从2000年开始至今斥资逾2000亿港元在海外收购了11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基建项目,涉及电力、水务、天然气供应等项目。

慈善基金会共同管理

  李氏家族分家之后,李嘉诚的另外一个“爱子”也同样备受关注,那就是1980年创立、已注入他三分之一财产的李嘉诚慈善基金会。
  据了解,分家之后,家族信托权益2/3由李泽钜掌控,剩下的1/3权益现在仍由李嘉诚持有,但按照他之前的安排,权益的大部分将转移给李嘉诚慈善基金会,由两名儿子共同管理,由李泽钜当主席。
  而李嘉诚曾透露,此前4.5亿美元投资Facebook的股票,和过去两年增持的长和系股份,都归入李嘉诚慈善基金会,他在退休之后也将把更多时间用在基金会上。
  据悉,这笔慈善基金的主要资助方向是教育和医疗,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李嘉诚没有受过良好系统的正规教育,以及父亲因病早逝,都使其想为社会尽绵薄之力,避免其他人的人生悲剧。
  李泽钜幼年曾经问李嘉诚:“爸爸,我们赚这么多钱到底有什么意义?”李嘉诚的回答很简单:“赚钱多,可以回报社会。”
  如今年富力强的李泽钜,家庭和睦,事业亦顺风顺水。他将会带领李氏家族这艘财富巨舰前行到哪里?这位华人新首富,他又会怎样回报社会?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少林武僧上演“水上漂” 双手展开.. 下一篇在中国市场疲软的苹果产品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