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居乐业——这是中国的一个成语,说的是人生在世应当有安定的住所和稳定的谋生职业。也有人说,有了安定的住所才能尽心于自己的事业。总而言之,居有住所和做事谋生是从古到今中国人的期盼和梦想。推而广之,恐怕普天下,这不仅是我们也是其他国家民众的梦想。当今中国住房问题,特别是越调控越飞涨且与收入严重失衡的高房价已使不少国人的安居梦成为“一枕黄粱”,甚至成为一场“恶梦”。有人在媒体上把中国的房价与美、英、德、日等国家作了比较,我们北、上、广动辄数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不得不令人为之震惊。说到这里,不禁想起在德国工作期间我的所见所闻 ——
那是快十年前的往事了,两三周一次的星期日休息,大多是骑上老外借给我的自行车外出,或与几个同事乘火车到波鸿、埃森、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波恩等地,一是散散心,二来也好了解一下德国的风土人情和民众的衣食住行。虽然星期天商店都关门,但房地产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广告橱柜甚至摆放广告资料的接待室都敞开,供人们取阅。从广告资料得知,上述鲁尔区城市的公寓楼(多为3层)房价大约是每平方米1千多欧元,别墅约为2千多欧元。一套70平方米、二室一厅一卫一厨的公寓房大约7万多欧元。回来问德国朋友,房价的确如此。当时欧元与人民币的比价是1:10,看起来这套公寓房每平方米约合人民币1万元,总价70万元,而德国人的人均收入大约是中国人的十倍,分期付款月供只需收入的1/5,一般收入的家庭几年就可还清房贷。当时北京三环的房价每平方米约为5000元,综合考虑当时一般北京人的平均收入,也比德国房价高了约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