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如何看待台湾反服贸协议运动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责编秦铭 【 】  2014-05-05
    近日,台湾政治出现乱象,一群学生在民进党的支持与怂恿下,强行冲入台湾的立法院与行政院、监察院等机构,反对两岸签订的服贸协议。表面上看这是学生在干涉政府行为,反对服贸协议,其实质是民进党反对国民党当政的一个缩影。学生不好好读书,热衷于政治,虽说有点不务正业,也无可厚非,但是却被民进党幕后操作,成为政治运动的傀儡,成为政党夺权斗争的马前卒,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就是非常愚不可及的行为。
 
    民进党为了争夺政治权力,发生过无数次针对当局的斗争。唯一胜利的一次,是由于李登辉出卖国民党,而导致民进党主席陈水扁的上台掌权,而这位口口声声为台湾谋利益的陈总统,最后却贪赃枉法,贪得无厌,成为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因腐败透顶而入狱的总统。民进党从此声名狼籍。蔡英文两次与马英九竞选总统而败北,失败让这女人与民进党脸面无存。为什么民进党会失败呢?民进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就二个:一个是其死不悔改的“台独”主张与纲领;二个是民进党是出贪污犯与腐败分子的基地。台湾民众可不愿又选个民进党的贪腐总统来血肉百姓、敲骨取髓。但是民进党不会去思考让他们真正失败的原因,反而仇视国民党与马英九,欲除之而后快。马英九作风正派、清廉,国民党也稳得住,都没有把柄与小辩子让民进党抓,于是民进党某些要人,就派出他们的“红卫兵”,冲入台湾的立法院、行政院、监察院这些机构,扰乱公共管理秩序,妨碍公职人员履行职责,从而造成负面舆论影响,逼马英九政府乖乖就范。大家没有看到民进党的大头目蔡英文等人都在这些冲入政府机构示威的人群中坐镇吗?
 
    不管怎么样,反对服贸协议的学生与参加强冲政府机构的不明群众犯了如下大错误:
 
    第一大错,不该充当民进党的走狗与鹰犬。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基础上去提合理化建议或者提反对意见。民进党的做法,完全在破坏台湾的法律基础,这种行为纵容下去,迟早一天台湾会四分五裂,台湾民众很多人会死于内斗或者内战,不但政治基础毁了,而且经济基础也会随着动乱而毁了,对台湾而言,得不偿失。当民进党的走狗与鹰犬,会出现“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结局。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头脑简单的学生与愚蠢的不明群众,现在对民进党还有利用价值;如果让民进党掌权与掌政,第一个开刀对付的就是这些被他们利用的学生与不明群众,因为民进党也怕这些人来反对他们当权与掌政。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只有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
 
    第二大错,不该强行闯入台湾最高政府机构,让政府斯文扫地,抹黑台湾民主形象。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台湾少数头脑简单,被人操作与利用,而强行闯入台湾立法院的人干了些什么?在立法院拉屎拉尿,男女发生性行为,破坏环境卫生,吸烟酗酒等等与大学生形象不相称的行为多不胜举,败坏了大学生知书达礼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素质,破坏了台湾的民主,践踏了台湾的法律。
 
    第三大错,对抗政府与警察,扰乱社会秩序,抢夺机密文件,打砸抢行为严重。大家注意到一些细节没有?反对服贸协议的学生,在冲占立法院后,提出的口号是反对服贸,而到了冲占行政院后,这口号又变成其它的了,而且在警察清场时,口号变成了和平。很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搞乱台湾政治,施阴谋诡计的人想乱中取利、乱中夺权。而且有人冲闯入行政院抢夺政府部门的机密文件。还有立法院、行政院等机构的办公设施,都有不同程度打砸损坏的现象。台湾警察的清场武器只是盾牌、警棍、水枪而以。我记得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警方都是荷枪实弹,还派装甲车、坦克进行清场。
 
    第四大错,反服贸协议学生们曲解协议的意思,误解大陆的善意与让利。当今社会是个全球化的社会与开放的社会,越开放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国民越富裕。大陆与台湾,就是想通过开放的形式,搞活经济贸易,达到互利互惠,获得双赢。这个协议对台湾是利大于弊。马英九先生是台湾的最高领导人,不可能不维护台湾的利益,在谈判中绝对是为台湾争取更多的利益的。大陆方面看到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而且马英九上台后对大陆释放了很多善意,所以,在这个协议中,大陆方面对台湾让步的利益较多。所以,这些反服贸协议的学生们在民进党的摆布下,乱起哄;没有一个学生真正地看过这份协议的内容就急匆匆地反对,并且违法乱纪地干扰政府正常工作,破坏社会秩序,影响极坏。
 
     这些反服贸的学生与不明群众,被民进党当枪使,当傀儡用,成为他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国民党现在要做的是抛开个人成见,为了维护国民党的利益与马英九的政治地位而力挺他,做到胳膊肘不往外拐,做到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携手抵御民进党无耻的政治进攻,维护台湾的法律与政局。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瑞士签署“信息透明协议” 下一篇解析李嘉诚撤资的内因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