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合理发展稳健的资本市场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责编许译方 【 】  2015-09-28
    笔者理解,总理此番讲话,不仅给人们树立了对宏观经济守住底线的信心,也给予了资本市场摆脱暴跌困扰的信心,这既是对市场给出的明确定位,也能积极提振市场的活力,为重树沪深股市的吸引力奠定基础,给投资者放心投资增强了信心。

宏观经济维持稳定发展

其实,只要向前看,就能看到各部门都在齐心协力振兴经济,同心同德树立市场地位。早在9月初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针对世界对中国金融风险的政策管控能力的关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同时表态,不但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情况有信心,也对中国经济调整的阵痛期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决心,让世界了解中国正按照既定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楼继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仍在预期之内,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预计将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经济增速状态可能持续4到5年的时间。

中国经济只要能保持7%的合理增速,就能维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不能只看增长率,要看一定增长率条件下聚集的动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连续累积,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即使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增速降到中高速水平,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经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

看待中国经济,既要看客观发展也要看合理预期。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规矩多,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它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当缓慢回落到7%左右时,就会落到强大的支撑体系上“软着陆”,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蓄势待发,而不可能出现“失速”断崖式的经济“硬着陆”,这是由对国家有效管理经济的预期所决定的。因为一旦经济逼近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就有可能触发一种政策的经济预期管理机制,为了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形成经济转折向好的乐观预期,政策将会不仅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开辟政策空间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更加有力地保障和强化了预期,促进了经济围绕着7%左右稳健发展。

于是,今年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是维持经济发展连续性的体现,也是迎接挑战对世界经济的有力贡献。万一经济增长失速严重,远离7%左右的增长区间,给居民信心造成较大影响,那么为了维持充足的信心底线,政策也会果断出手干预经济,把脱离轨道的经济拉回到合理区间范围之内。

金融市场将更稳定

当然,作为中国央行的掌门人,周小川行长表示金融市场可望更加稳定。他的这一判断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上,一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趋于稳定,二是中国股市调整已经大致调整到位。这个判断,对当前“前景堪忧”的股票市场无疑点燃了希望,是很有份量的权威表态;当然,也对现在“水深火热”的投资者是一种安慰,鼓舞了投资者持股的信心。

对中国股票市场而言,过去的8个月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几乎把以往3~5年走过的牛熊周期都压缩到了这几个月,既有1~6月份气势磅礴的大牛市,也有6~9月份历史罕见的大熊市,让投资者从牛市喜悦的山巅直接跌落熊市痛苦的谷底,也几乎就在短短的100天之内完成了凤凰涅磐。

紧随其后,证监会负责人也接受新华社专访,表达了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愿望,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随着“股市调整大体到位”,才有“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的结论。所有这些信息和观点都值得投资者重视,核心理由如下:

第一,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保持7%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调整,拉低了投资的贡献,但也提升了消费的贡献,出口受阻影响了增速,但科技含量提升增强了后劲,这一增一减体现了质量和效率,就是可喜的经济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了工业;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国际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业700万以上,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第二,尽管经济考验增加,但中国改革的步伐不乱。虽然人口红利在消失,虽然资本回报率在下降,虽然经济矛盾十分突出,虽然经济考验不断增加,但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决心不变,那么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力就在,只要不断坚持改革、向改革要红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红利对冲人口红利的消失,就能使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

第三,尽管流动性紧张,但不会靠增发货币。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经济转型有复杂性,不能因为短期的困难,就放弃长期发展的国策,靠货币刺激发展经济,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需要汲取沉重的教训。

第四,尽管资本市场受到摧残,但市场固有的生命力依然强大。资本市场的活力在于有效地配置资金资源,既为创新企业能筹集到宝贵的发展资金,也为国有大型企业能实现顺利转型,更为地方政府的数十万债务提供盘活的交易渠道。

第五,尽管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市场风险释放接近尾声。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观察点,可以预判调整进入尾声:一是极端性的全体恐慌下,会产生的指数最低点,比如在8月26日2850点,是调整的休止符可能性正在加大;二是调整尾声,会出现拒绝下跌的顽强涨升的超级蓝筹股,近期银行板块保持了强势,就宣告了以股息率和分红优势的价值投资启动,这是市场大体调整到位的强有力信号。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面对现实 沉着应对经济走向 下一篇香港在大陆经济转型中发展空间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