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有这几点意义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责编许译允 【 】  2018-02-08

首先,质量、绿色是农的主旋律

长期以来,“三农”一直是党的工作重中之重,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姓农,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都占重要一席之地,每年还专门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央对农业高度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客观地说,农业随着改革开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农业依然没有那么强、农村依然没有那么美,农民依然没有那么富。事实表明,兴农的途径只靠增产速度是行不通的,必须有质量和绿色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兴农目标。过去农业也没有忽略质量和绿色,但大多局限于农产品的质量和绿色食品,这不足以提升农的质量。中央提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在涉农问题上更加注重质量和绿色,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涉农的主旋律,今后农业以质量、绿色为核心,做强农业、做美农村和做富农民。当然,这并意味着不要增产速度,而是要有质量的、绿色的增产速度,抛弃只要速度不要质量和绿色的观念,这既是兴农观念的转变,更是兴农路径的转轨。

其次,农业政策向质量、绿色兴农倾斜

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支农、惠农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做好“三农”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功不可没,今后还会陆续出台支农、惠农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导向为农业提质和绿色,也就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今后农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会减弱,只是支持的方向要做一些调整,围绕着农的质量和绿色核心展开布局和支持,有利于提升农的竞争力。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提出的“质量”、“绿色”并非仅仅指狭义的农产品质量、绿色农产品,而是将质量和绿色覆盖在涉农的全过程,如农业生产全过程,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养殖等,其涵盖范围更广,无论哪个环节都要将质量和绿色。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沉着地应对挑战,通过质量和绿色政策的支持将农推向一个新台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政策核心工作。

第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发展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休戚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质量并非单纯指农产品质量,绿色并非指单纯的农产品绿色,其涵盖范围较广泛。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涉及到质量和绿色。如果生产的农产品超过需求,供给失衡,就是农业供给质量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我国农业也存在大量的无效供给,大量农产品过剩,不仅造成农产品出售难,而且影响农民的收入。质量兴农也包含在高质量的农产品的供给上,提供市场数量适宜、质量优良、需求对路的农业产品是高质量的供给,农产品生产、储备、运输都诸多环节都注重环境保护,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活动是绿色的,这也需要在供给侧方面进行改革。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提供了切入点,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四,建立一套新的农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高质量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有关农的统计、政策、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难以适应新时代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需求,需要进行完善和创新,主要包括质量、绿色兴农有关的发展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和体系既要和原来的指标和体系相融合,同时又满足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评价等多种需求,有利于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迈向新台阶。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三农”一次深刻的变革,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三农”工作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和农民要富,需要“三农”质量要高、绿色要浓。我们坚信,通过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变革,“三农”工作会更加美好!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日本人并不热衷于购房 下一篇信用评估中人工智能的作用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