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1870年秋,大哥一身官服,胸怀壮志的他,如果没有走上这条不归路,极可能是推翻腐败清庭的革命者之一,可惜...两个强盗和一个女人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两个强盗是跟他矢誓生死与共的结拜兄弟:二哥和三弟,而那个女人正是二哥的妻子莲生。
率性而为的二哥,在乱世中沦为强盗,带著几百人到处劫掠,他为人盗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而劫掠所得就分给和他同住一条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众心。二哥一生人最爱两个人,一个是莲生,一个就是十三岁便跟了他做强盗的三弟。
《投名状》:男人世界的残酷真相
看完《投名状》(blog,投名状吧),很想从二嫂莲生说起,徐静蕾(听歌,blog,徐静蕾吧)扮演的这个角色,形象颇为符合她自嘲的“老花瓶”说法。但对影片而言,徐静蕾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影片解构兄弟情的牺牲品,她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电影主线,也为分析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另外一条路径。
电影在三弟姜午阳欲杀莲生救二哥挽回兄弟情谊时突出表现了一下徐静蕾,她知道姜午阳的来意,明白自己难逃一死,她临死前说的那段台词,不止是向姜午阳表达了自己求生欲望,更是她对和两个男人复杂感情的最后陈述,“我喜欢绿窗帘,我也喜欢红窗帘,两个窗帘我都喜欢,你叫我怎么办?我可以今年挂绿窗帘,明年挂红窗帘,我明年还要挂红窗帘……”,庞青云和赵二虎,究竟哪一个是红窗帘哪一个是绿窗帘?哪一个更重要一些?这是莲生所分不清的,她的悲剧所在不是她的左右为难和矛盾心理,而是她一直所寻找的安全感的破灭。
庞青云也是有过左右为难和矛盾重重的,一边是立下投名状决意共生死的兄弟情谊,一边是朝廷提供的辉煌诱人的官位,不过他的为难和矛盾只是杀机酝酿的前奏,在扭曲的功利心理驱使下,他的痛苦更像一场安慰自己的表演。从败军之将到纠集一帮土匪东山再起,他的野心便已重新萌动,攻打舒城,抢占苏州,拿下南京,整个过程中,他的“挟大义、严军令”不过都是用来包裹私欲的一层脆薄的皮囊,在无数人充当了他一步步走向官位的炮灰之后,那层皮囊脱落,暴露了他本来的兽性。
如果庞青云杀赵二虎有抢占莲生的成分在里面,倒会给庞青云增加一些人性色彩,只是,枭雄若有爱欲也不会做到残忍地杀害兄弟了。在姜午阳跪求庞青云给他一点时间的时候,庞应该可以想到,姜会用怎样单纯又愚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他没有收回不杀赵二虎的成命,也没有阻止姜去杀自己或许爱过的女人。在这时候,兄弟和女人都成了他向上攀援的绊脚石,在权欲的蒸腾下,爱欲变得渺小到可以踩在脚下任意践踏。也许,在男人的世界里,所谓的兄弟情都是虚幻的,“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这样一份看上去豪气冲天的“投名状”,实际则是一纸可以被随时撕毁的盟约,它的正面写的是忠诚,反面却燃烧着背叛的火焰。
与其说《投名状》是一部讲述兄弟情的电影,不如说它用现代视角揭示了男人世界的真相。渲染《投名状》的兄弟情,显然是对这部电影的错误定义,因为自始至终,影片里三兄弟的关系都是笼罩在阴谋之下的,没有多少情分可言。在大的战争背景下,三兄弟的战争同样惨烈,历史之战涂炭的是百姓,兄弟之争撕裂的却是传统的忠义观。在人们直到现在还经常用这一观点维护道德秩序、获得生存安全感的时候,《投名状》毫不留情的揭示了它的脆弱性和虚伪性,它用一个传奇的故事说清楚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宏大的战争场面不足以让《投名状》成为史诗大片,它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已经有人专文指出,但它能在实现鸿篇巨制效果的同时,对人物情感进行了细致的雕刻,这极为难得。
《投名状》,男人戏看哭女人
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戏,却看哭了女人。
昨天有幸看了陈可辛导演《投名状》的首映场,片尾音乐响起,情绪却像金城武插进李连杰胸膛的那把剑,久久拔不出来。
本来以为,《投名状》就是一部古装战争大片。但是我错了,战争只是一个大背景而已,三兄弟之间的“情”,与那个女人之间的“情”才是最悲壮的东西。他们一个个地倒下,因为一个当年的誓言——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哭了。因为徐静蕾对爱情的期待,因为刘德华的简单耿直,因为金城武的单纯,更因为李连杰被无形的手玩弄于股掌之间。所谓的兄弟,所谓的爱情,在更为强大的游戏规则面前,被无情,又轻而易举地摧毁。
所以有一种莫名的悲伤,好像生命本来就是无能为力的。
从《双城故事》、《甜蜜蜜》到《风尘三侠》、《如果爱》,一直觉得陈可辛导演处理女人的情感,胜过男人戏。但是到了《投名状》,却让人目瞪口呆,那种强有力的感动和震撼,从头至尾,一气呵成。2个多小时的观影,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看电影,自己好像一个战场上的小兵,目睹了这一切。
第一次流泪,是看到刘大哥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台上的昆曲,演绎着三兄弟的悲欢离合,触景生情,忍不住落下一串伤心泪;李连杰大哥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悼念兄弟的那段念白,又把我逼哭了;最后,当然是金城武和李连杰的死……
电影结束的时候,全场观众齐齐鼓掌。我看到很多女孩子脸上都挂着泪。
《投名状》:善恶大写真
善与恶,历来是影视作品永恒的主题。从《巴黎圣母院》到《蜘蛛侠》,从《马兰花》到《哈姆雷特》,真善美与假恶丑在不同的人物之间的战斗反复地演绎着。诚然,善恶是一个古老的主体;然而,又是一个全新的主题,关键在于,作品是否赋予它不同以往的内涵,是否成功地塑造出鲜活的善恶人物,让受众感到“这一个”的独特艺术魅力。
毫无疑问,《投名状》在善恶主题的开掘深度方面,堪称与众不同。
我们先来看看这组“善恶人物谱”。
“庞青云”(李连杰)原为清廷中上层军官,因清军内部矛盾,被何魁(石兆琪)的“魁字营”出卖,庞军全军覆灭于太平军之手。庞青云为匪妻莲生(徐静蕾)所救,并与之产生恋情。
“赵二虎”(刘德华)典型的绿林英雄,豪侠仗义,匪众大哥但思想单纯,胸无成府,最终死于庞青云之手。
“姜午阳”(金城武)虽混迹于匪,但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最终与新任大哥庞青云同归于尽,替赵二虎报了霸妻杀身之仇。
不夸张地说,庞青云是一个地道的清廷鹰犬,这也是我们所见李连杰的唯一反派人物。他之所以与刘德华、金城武纳“投名状”,在所谓“生不同时、死同穴”的兄弟情谊表象下,完全是为实现个人野心,彻彻底底是以牺牲“山字营”(刘德华、金城武旧部为主干力量组成的清军)兄弟性命做为换取自己在清朝的地位筹码,其心之险,其意之恶其实在攻打苏州、南京之前,我们还不曾觉察,(刘德华、金城武当然也浑然不知)。
庞青云当然不是一个贯恶之徒,他纪律严明,执法如山,身怀绝技,执著坚定、够优秀、真丈夫。但是,当他成为不折不扣的清廷刽子手时,当他从“老佛爷”钦定他为“江苏巡抚”圣旨中读出他平步青云的意味时,他的个人性格的特点,全部迅速转化为“向恶”的更大动力。
缘于此,当赵二虎(刘德华)孤身入城,劝降了城内太平守军,并承诺不屠城,不戮俘而庞青云却陷赵于不义,在瓮城射杀全部太平降军之后,赵二虎才真正看清了庞青云的丑恶嘴脸,险恶用心。
与刘德华不同的是,金城武一开始是坚定不移站在“庞大哥”一边的,尤其是庞执法严明,感染了单纯的金城武。在攻入“荣远城”“山”字营中,刘德华旧部淫掠被庞青山处决前,刘德华为兄弟情义险些与李连杰反目,而金城武则义无反顾地支持者藏恶于心的庞大哥,只是当他无意间发现“庞大哥”与二虎之妻私情后,才真正惦出一个“义”字在庞青山心中的份量。换言之,“义”是金城武生命的全部价值,而仅只是李连杰的小小道具。
片尾金城武与李连杰决斗一场戏,是真正的善恶大搏杀,这场血光闪飞的杀戮戏,已完全超出清末四大迷案之“刺马案”的狭义悬疑。善虽弱,恶固强,然而,善已抱定玉石俱焚决心的惩恶态度不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答案在此水落石出,恶在更大势力的恶挤压下,灰飞烟灭——因为庞青云本不是清廷倚重之人。恶在善以死相拼的抗击中土崩瓦解——因为不义,更因为庞青云屠杀手无寸铁的太平军战俘!
正是由于独异的善恶大写真,使得《投名状》成为众多贺岁电影中独树一帜的作品,而化妆痕迹过重(几乎所有场景的人物都泥巴满脸)和某些细节安排的随意性也成为陈可辛导演初次执导古装商业大片的缺憾之处。但瑕不掩瑜,《投名状》无疑是2008年贺岁档不可不看的重头戏!
从《投名状》里,至少让我看到了四个字,那就是:惨、真、情、乱。
——惨。《投名状》给人第一个感觉就是惨。无论是开篇的横尸遍野,还是苏州城里被箭射死的大批士兵的死难场面,都令人惨不忍睹,不寒而栗,让人充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怎一个“惨”字了得?!特别是有人在战场上被飞来的子弹横穿脸颊,大炮直接把人炸得四分五裂,长矛直接刺穿李连杰饰演的庞清云肩膀,金城武饰演的姜午阳割下敌人首级并高高举起等等特写,更是将残忍推到了极致。
——真。《投名状》中的战争场面非常逼真,真刀真枪,让人身临其境。无论是两军对峙,还是乱军杀戮,抑或是大军攻城,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血腥暴力,堪称当下华语电影中冷兵器最强的大片,从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陈可辛导演用血腥反对暴力的拍摄初衷。
——情。《投名状》整部影片似乎都贯穿一个“情”字,但在纳了“投名状”的三兄弟中,只有二哥赵二虎(刘德华饰演)和三弟姜午阳(金城武饰演)最讲兄弟情,而大哥庞清云(李连杰饰演)却似乎在利用兄弟情为自己的前途服务,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和得到二虎的妻子莲生(徐静蕾饰演),而不惜杀掉自己的兄弟。尽管山盟海誓言犹在耳,但在个人的利益面前,这种誓言竟如此不堪一击。这正应了那句话: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乱。从某种意义上讲,《投名状》仍然算是一部武打片,但由于使用了冷兵器,使一些打斗场面变得十分混乱,以至于李连杰的一身好功夫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最后,我想说的是,李连杰也许演正面角色演惯了,稍微反派一点的角色似乎还欠点火候,或者说还不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