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略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大地网015编、 acosta  【 】  2011-08-18

      笔者渐渐喜欢上了仁波切。最近浏览了他的四种图书,分别是《正见:佛陀的证据》《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人间是剧场》。正如我的好友H所言,他的文字美好而游离,如果你没有一个系统的观念,你常常容易被他文字外在的魅力所吸引,显然这违背仁波切本人的意愿,因为他所写的一切都并非是为了文字本身。

     为了便于笔者更好地理解仁波切的内容,也便于能看到这条文章的人更好地理解仁波切究竟想要表达的意义,我们需要先回到一个系统中去,就是佛陀的见地究竟是什么?理解了佛陀的见地,基本上就像你掌握了微积分的一些基本工具,你才可以熟练地运用微积分本身。事实上,知识当然重要,但是只有智慧才会真正地改变人,两者的关系就像鱼和渔的关系一样。

     佛陀的第一个见地是,他发现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某个事物是和合而成的,他就是无常的。就像草不能生长在桌子上,只能生长在土壤中。因为有阳光,有风,有水分,有土壤,有种子,所以才有草。草实际上是以上和合而成。任何一个要素不具备,草便不会形成。如此说来,我们看到的草不过是以上地火水风的幻象,他并不恒常。宇宙万物的真相皆是如此,这是一个残酷的真理。如果理解了无常,就能理解乔达摩为什么要离开皇宫?因为一切美色,王位和慈爱的母亲都并非永恒的事物。

     佛陀的第二个见地是自我。佛陀并没有认为我们的周遭有一股邪恶的势力在侵犯我们,他认为并没有这样外在的凶神恶煞,只有我执能够带来痛苦。我们执着于自我,所以我们有各种情绪,爱,恨,妒忌、执着、憎恨等。通常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比别人幸福---更何况,幸福本身是一件可疑的事情,按照佛陀的说法,即便幸福也是无常的。我们每天有各种各样的自我,各种各样自我的情绪,这些情绪只能给我们带来痛苦,如果你能够有出离的勇气,正像正视他人的可悲的情绪的时候,你就大概能理解所有执着于自我的情绪确实不堪一击。

     佛陀的第三个见地是一切皆空。所谓空性就是你所见的,或者事物所显现的,并不是真实的样子。举例而言,你所喜欢的女朋友,你觉得她很美,但并非任何时候都觉得她很美,别人也未必就觉得她很美,那不过是你的印象而已,它绝非真相。禅宗中慧能与神秀关于空性的讨论大概还记得,前者更彻底,号称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按照宗萨仁波切的说法,空性大概可以用一些方法去体验,最基本的是金刚经所说的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种象形的方法去比喻,再上有一些理性、科学、逻辑的方法去解析。对于一些藏密的大德而言,可能还有一些直接的空性体验。

     佛陀的第四个见地是涅槃。涅槃本身就像儒家所言的仁义、智慧、勇敢,在佛教的描述中它是一种绝对的状态,没有轮回,没有时间的观念。在涅槃的状态中甚至没有当下。也许,用霍金的描述来讲,涅槃就像在时间中有一个虫洞,你可以借此自由穿越,像网络小说所描绘的那样,可以穿越时间,可以穿越星空。这点体验大概就像我们寻常的梦境一般,我们借助于梦境,可以回到小学的操场,或者一个不知道年代的古建筑。但是与梦境不同的是,你在梦境中有焦虑,有情绪,然而在真正的涅槃中,我是并不存在的。

     当然,正如我上篇所言,我并非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但我已经懂得,当我们降临世间的时候,我们开始哭泣,因为我们已经一切无常。我们要用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人类的智慧,比如金刚经、坛经、心经等。我的意思是我依然要向各位郑重地推荐宗萨仁波切的以上四种书,在我看来,这些书并不是去讲一些佛教的基本概念,也并不是去卖弄有西方文法技巧的语言,而是在讲述佛教的基本工具。这些将让我们受益匪浅。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简明阐释孙伦大师内观阐释法要义 下一篇坐看云起时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