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胥曾多次抚摸过的“猿啸青萝” 琴,为管平湖先生家藏,时想转让,我估计一百万左右即可得到,可惜我拿不出。我建议其家人拍卖,我弟子王鼎到了拍卖现场,事后许多朋友问我当时为什么不买,我无语!
平湖先生对自己用的琴要求极高,必欲九德俱全而后已,什么是九德?即奇、古、透、润、匀、静、圆、清、芳,指的都是声音特点,最后的芳字,似应是概括八德令人爱弹不忍释手之意。说这些有些抽象了,只是我每次动手弹拨这张古琴之后,感觉自己家的古琴就该当柴烧了,再听别的古琴曲也感觉总是缺好多东西,大概是九音不全吧!
晋太康二年 “猿啸青萝” 琴
猿啸青萝,通长120.5厘米,隐间110.5厘米,肩宽22厘米,尾宽17厘米。圆龙池径8厘米,方凤沼边5.5厘米。通身髹黑漆,漆面呈大蛇腹断,琴身嵌十三螺钿徽。配有象牙琴轸(缺一),青玉雁足。(早年更换下来的青玉岳山尚存。)龙池上题五厘米见方“猿啸青萝”行书四字,池下铭文为二厘米见方行书:“事余欢弄,龙舞凤翔。诸色俗累,一时消忘。横琴山庐藏”。再下是五厘米见方满汉合璧“唐凯”大印。琴内项间右侧有浅墨书“太康二年于冲”楷书一行。龙池内两侧“一九五六年春管平湖再修”刻款。此琴为中国古琴界泰斗管平湖先生晚年所珍藏和使用。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又字仲康,号平湖,江苏苏州人。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清代画家管念慈之子。一生居住北京,自幼学画习琴,皆有造诣。琴艺精湛,曾得“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鹤鸣等名琴家之真传,博取三派之长,并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不断创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国琴坛上富有重要地位的“管派”。他的演奏风格浑朴、刚健,音乐表现细腻,形象鲜明,颇具神韵。新中国成立后,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全力于古琴的打谱与演奏,已成绝响的古谱《广陵散》、《幽兰》经他打谱后,又重放异彩,成就卓绝,堪称一代国手。先生最后十多年,演奏、录音皆用的是此张“猿啸青萝”琴。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航天器“旅行者2号”,内装有“地球之声”金唱片,其中90分钟的音乐共收录有27个曲目,管平湖弹奏《流水》,是所有曲目中最长的一首,也是唯一的中国音乐。时至今日,“旅行者2号”已过访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管先生所弹奏的《流水》亦随同旅行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管平湖所用晋太康二年 “猿啸青萝” 琴
一、夏莲居得“猿啸青萝”
此琴最早著录见夏莲居《渠园外篇十种?七?弦外音》“题猿啸青萝”:丙寅岁暮,归自东瀛。大风雪,阻舟辽岛。层冰市声外无见闻。居停左一尘,市古物,物率膺。独一琴瓌异照眼。岳龈轸足皆玉,谛审形制,盖唐以前物也。询之云,往贷客千金,持此偿,十年无顾者。绌原值五之四售焉。触指渊宏,泯绝木丝之迹,沨沨乎泠泠乎而莫穷其际。攫之醳之。又如松风之度遥壑,冰玉之漱幽涧,真天籁之遗,九德之选也。生平阅唐宋名斲可百数,以此例之,皆薪材耳。(此文所言“丙寅岁暮”,应是1926年12月至1927年1月之间。)
夏莲居《题名琴授受图九首》第七首记:“此琴系满清某亲王售于大连某日商者。”另据查阜西《奇琴猿啸青萝》记:“溥斋自云战前自日返国经大连见之于日肆,索价千元,以櫜金不足,电津求济,曾留滞五日守候款至,然后购之而归。”这两段描述亦可作夏莲居初得“猿啸青萝”更详细的文字补充。
二、查阜西借观“猿啸青萝”
五十年代,“猿啸青萝”在中国古琴界受到很大的重视,当时琴界领导人查阜西先生曾登门求观,并郑重记录。
查阜西《溲勃集?卷二?奇琴猿啸青萝》:郓城夏溥斋住近余宅,有接触,常盛称其所藏琴。昨与孟舒过访始得见其一,曰“猿啸青萝”,貌奇古、体大、轻重适中,大蛇腹断,断锋之距约二指,以灰糙极厚故也。面似圆拱殊甚而实扁平,侧视极薄,故底面胶合之线几逾三指,肩阔而腰不甚削,谓连珠则肩腰只各二凹而特深,黑漆,岳龈以玉,出音润、匀、静、透,按指轻、易、平、流;唯一缺憾则岳下至四徽之间,弦与琴面之距最大亦不及半指,致右指甲尖易触琴面,奏弄之际不可不有趋避之分心耳。余生平未见绝无音之琴,独此琴尚未遇;生平未见无木声之琴,独此琴不具木声。无,美德之至也;不具木声,则虽美而音量被限,而此琴较之昨年所见乾隆“御藏”松石间意之润而不透者却又胜一筹。是诚尤物,不可不记。此文末署写作时间为1954年2月17日。文中所提到的乾隆御藏古琴,既是上海私人收藏的海上名琴乾隆御府珍藏北宋宣和二年制的“松石间意”(收录于《中国古琴珍萃》图19)。由查先生对此二琴所做的比较,可见他对“猿啸青萝”的爱慕之情。
其后,“猿啸青萝”被查先生借到府中,琴界中人都前往观赏。故宫博物院郑珉中先生《论鉴定唐琴的两种方法》一文曾回忆当年经历:(查)先生因汪孟舒先生介绍,同赴夏莲居先生家,遍观其所藏古琴。见“猿啸青萝”琴,倍加称赏。因借归照雨室,更张以今虞琴弦,声音发越,极为润透。先生尽屏去它琴,弹之不忍释手。因请罗君福葆为之毡拓,其锺爱之情于此可知。方阜西先生为“猿啸青萝”琴更弦抚弄之际,余适与吴鹤望君同诣查先生之庐,因有幸观赏和抚弄之。
三、管平湖重修“猿啸青萝”
此后不久,“猿啸青萝”转为管平湖先生所有,夏莲居作《题名琴授受图九首》以纪其盛:……平湖妙指天才,精力未衰。二十年前,曾嘱其习此二曲,倘能有成,足为琴林一大贡献。今幸得完此任务,嘉其勤劬,慨以海外所得猿啸青萝古琴为赠。此琴为平湖多年所想望而未能得者。……并嘱倩人写名琴授受图,以志琴苑一段佳话。其诗有:
青萝旧事记犹存,共说山猿解报恩。是汉是唐姑莫辩,元音字字澈灵根。(二)
一拂虚堂万籁沉,闻韶忘味古犹今。曲终鼓掌齐声赞,绝艺人操旷代琴。(八)
在五十年代早期,管先生专门整理“广陵散”、“幽兰”两谱,先用两年时间全力于最大曲“广陵散”的打谱,演奏风格亦随之大变,清刚俊逸。随之整理最古存谱“幽兰”,完成约在1954年。古琴“猿啸青萝”易主,京中琴人均应邀在场观礼。只是在此之后管先生实际又付与夏莲居四百元人民币,作为部分琴款。
管先生不但是古琴国手,亦是公认的修琴圣手。1947年王世襄先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库房发现一唐琴,原被登记为“破琴一张”。于1949年向院长马衡先生建议,请管先生修治,历经一月有余,此唐琴被修缮的完好如初,这也就是极为重要的唐琴标准器:至德丙申款“大圣遗音”。该琴重修至今已逾一甲子,依然灿烂生辉,堪称古琴修复的不朽典范。
《题名琴授受图九首?弦外音》附程宽诗,附注:“因重加修制,发现琴腹内有太康二年字样,始知此琴为晋制。”
管平湖剖修、重整“猿啸青萝”以为自用,弟子郑珉中曾经亲历,近年亦撰文追记此事:平湖先生对自己用的琴要求极高,必欲九德俱全而后已,什么是九德?即奇、古、透、润、匀、静、圆、清、芳,指的都是声音特点,最后的芳字,似应是概括八德令人爱弹不忍释手之意。在传世古琴中九德具全的琴确是极少见的,当年奇琴“猿啸青萝”在查先生文中明确指出具有润、匀、静、透四德,尚缺奇、古、圆、清四德,所以管先生一定要为之调音的。……后来平湖先生剖修“猿啸青萝”时曾通知我去看,希望我在修琴方面再增长一点知识。可惜当时摆脱不开工作,只能在星期假日前去,所以只看了一次,是在将琴剖开之后,得知该琴也是用粘贴板条加宽的办法,因此剖修时找不到合缝的漆线,只得通过测量,量准厚薄用锯锯开,被当作原料使用的古琴,加工时已部分改变了原来的轮廓,原来仿佛是一张仲尼式。另外在腹内项间右侧有暗淡墨书楷字一行为“太康二年于冲”六字,下有墨笔圆圈中书一“二”字。至于如何调音,管先生说:“换去玉岳山,去窄胶合线大概可以了。”数月后再见到该琴,平湖先生说:“‘猿啸青萝’现在是一张九德具全的琴中绝品了。”此后管先生演奏、录音都用这张琴了。
古琴“猿啸青萝”经康熙年间名家唐凯改制而起死回生,后来又与管平湖先生结缘,这是其它古琴所难能有的奇遇。历经千百年的古琴,历史上皆经弹奏磨损,经高手髹整,每每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四张唐琴,其中“九霄环佩”“飞泉”音韵绝佳,历史上皆经剖腹重修。管先生所剖修“猿啸青萝”,琴音于润透之外,更增添恢弘,隐然有王者之气,是为中国古琴琴史中之重器。
四、“猿啸青萝”的重要地位
夏莲居记录 “题猿啸青萝”:…攫之醳之。又如松风之度遥壑,冰玉之漱幽涧,真天籁之遗,九德之选也。生平阅唐宋名斲可百数,以此例之,皆薪材耳。此言比喻与“猿啸青萝”相比,其它曾见的唐宋名琴只能做为生火用的柴木,所言虽有过当,但也说明了曾拥有著名的北宋“混沌材”、收藏古琴颇丰的夏莲居对此琴的厚爱(“混沌材”琴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收录于《中国古琴珍萃》图99 )。
查阜西先生对“猿啸青萝”的赞誉是:余生平未见绝无音之琴,独此琴尚未遇;生平未见无木声之琴,独此琴不具木声。无,美德之至也;不具木声,则虽美而音量被限,而此琴较之昨年所见乾隆“御藏”松石间意之润而不透者却又胜一筹。是诚尤物,不可不记。查先生平生阅琴无数,却认此琴为“尤物”,可见赞誉之高。
管平湖先生重修后的评语是:“猿啸青萝”现在是一张九德具全的琴中绝品了。”民国时琴学宗匠杨宗稷《琴学丛书?琴话》卷二曾有议论:“蓄琴者欲其九德具备,毋收庸材。九德者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德全者良不易觏,但得一二字,已胜于凡庸多矣。”以此可知一琴若能达到“九德具备”极为难得!
郑珉中先生撰文《记弥足珍贵的唐凯藏琴》,以大篇幅的文字记述了管先生后人所珍藏的这件“猿啸青萝”琴,对它赋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以“弥足珍贵”来赞誉它。
1962年12月,为向全国人民介绍古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人民画报》特地发表“漫话古琴”一文,以国家级别的权威性,介绍登载了三张古琴的照片,管平湖先生收藏的“猿啸青萝”即在其中。
(本文资料由北京大学 中文系教授王风先生提供)
查阜西(1895-1978),名夷平,字阜西,号镇湖,江西修水人,五十年代后长期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
杨宗稷(1863-1932),字时百,自号“九嶷山人”,近代琴学大师,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1901在总理学务处工作,同年,被聘为京师大学堂支应襄办。1909年后由于政治腐败后就挂职另兼业务搞古琴事宜,于1915年起在京开办了“九嶷琴社”挂牌办学教琴。
夏莲居(1884-1965),名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又号莲居、一翁,山东郓城人,与梅光羲齐名,是公认的大居士,又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