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健康的身心是生命的源泉
来源: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韦胜康 【 】  2011-12-25

  万物萌生,日月轮转,物换星移。早在几千年前,健康,已经被当作饱含奥秘的科学,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医者、学者、文人雅士不断探求其真谛,寻求其中的真知,为人类谋造无限福祉,解除了无数有生之年的病痛顽疾。而作为对养生之道,生之痛疾记载最早的中国,医之精粹就在中医。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其后的年代,中医又常与易学、茶道、食疗联系在一起,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的理念,引导着一个又一个的医学思潮,也普益着一代又一代的芸芸众生。
  身心完美相合,是一个人达到健康状态的基本标准。但是在这个节奏日益加快,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实环境中,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又是如此不容易!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亚健康人群呈增多趋势,特别是中高收入人群中更为明显。如何在高速运转的环境里达到身心相合的最佳状态,是一个新兴的广为关注的课题。而在西医无法解决的亚健康问题里,国粹中医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这条道路上,我思索了许久,用什么来平衡现在代日益紊乱的自身系统,用什么来警醒亚健康人群对自身亚健康状态的认知和防治?万物相克相生,难道我们就不能用自己的智慧,觉悟和行动,来挽回我们渐渐失去的健康吗?难道我们就不能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明白并养成注意自体内环境的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身心的最佳状态吗?明白生克的道理,就应注意保持生机,不仅工作出色,身体更要出色,不仅功成名就,身心更要相合。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我对这方面的拙见。
    天人合一,是自古已有的论证:“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既然天,地,人,本为相辅相承的一体,那么人身与宇宙事物相通且可以互相反映。比如:行仁德慈爱之事,具有生生之德,以此来颐养肝脏,使肝脏具有向善、向上之德而不呈现发怒趋势。行礼仪之事,礼貌、高雅,以此颐养肾脏,使肾脏具有文明之德而不粗俗。等等。祖国医学时至今日,依然生机勃勃,傲立东方。其原因除了勿庸质疑的疗效外,还应用永不消逝的民族医德以及指导医德的民族医道。因此,在漫长的年岁中,医与道的结合,最容易深入人心,最容易被群众接受,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这一国粹作用。
    除了自身的循环,分泌系统得以平衡外,心态,是“身心”中的“心”。心态应该向上、向善,保持生机,而非如枯木死灰,这才是养生之道。人常常远离了生命的真谛,而不是生命的真谛远离了人们。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寻找和回归真正的“自我”,并使心胸和善行逐渐融合于宇宙虚空。所以说,养生的人,应该谨慎,不要迷失“大道”。自我预防和治疗疾病,或者说,设法使自己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的方法、行为,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保健医生,称为“养生”。而上面所说的,只要心里重视,心态端正,就可以正确看待自我,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保健道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却何来?身体是自己的,心灵是自己的,我们自己却是属于国家和民族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强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在工作之余,也大步走入自我保健的人群中,走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实现我们财富、身心、健康,以及新生!
    再谈“通”。“通”,在保健道路上,最重要的涵义,应为“知常知变”,也就是说,知道自身的平衡常态是怎么样的,也可以从自身状态的微妙变化,来知晓自己身体中某一个系统的报警信号。“治未病”是在个体没有出现不适的表现之前,事先觉察出有病变的趋向,从而防微杜渐,把病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直至消失。而老百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也是要“通”,即不应该固执自身的看法,不顾及自我身体内多次的报警信号,自认为自已“撑得住”,无关紧要,不用看病吃药。其实这就已经走进了误区,自我保健与亚健康防治,并不是“看病吃药”这么简单。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指出某人肝火过盛,但是抽血检验“肝功能”,却是正常的。中医解释为:湿热毒火,首见肝经。肝脏的报警信号已经显露出来,而从西医的范畴来讲,血液指标仍然处于正常范围。这就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如果个人仍然持怀疑态度,不肯接受“亚健康”这个事实,仍然认为自己属于“健康”的状态,那就是“不通”。不通,就不能很好把自我保健做到最完美。
    人与天地通融与一气,所以,从宇宙全息律的角度来讲,局部可以反映整体,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互相反映,因此才可以说天人合一。见微知著的悟性的觉察,是自我保健中最重要的环节,放宽心胸,接纳新事物,多与能者沟通,不局限与自己的小空间和小见识,才可以平衡我们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疲惫的身心,我们才可以感觉到,我们其实与天,地,共生,天与地,在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原本健康的身心,现在是我们应该用自身的感悟去唤回清澈身心的时候了。
    心境是开阔的,心态是平和的,生命就是圆融的。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生活小百科]吃什么对眼睛好? 下一篇[生活小贴士]如何辨别真假小磨香油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