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越老3国交界的“鸡鸣三国”之地,十层大山蜿蜒曲折的褶皱深处,驻守着云南省军区普洱军分区某边防连,连队干部全都是来自重点大学的80后。他们从军报国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却自觉自愿扎根边关,拱卫着祖国西南边陲。
孤单的时候,十层大山来做伴
“很幸运,十层大山给了我信仰的高度。”指导员黄芋森说,面前是边界,身后就是祖国;守望大山,就是在守望祖国。
黄芋森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本来已经与某用人单位签约。听说成都军区来招大学生,他兴奋地跳了起来。这个经历过“5·12”汶川地震并目睹了解放军抗震救灾的小伙子,对军队满怀憧憬,渴望穿上军装到战场上挥洒血性与激情。他几经努力与原用人单位解约,毅然参军。当听说他要去遥远的边防时,几个好友抱着他流泪了,他却豪情满怀:“心中有理想,便永远不会孤独!”
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连长付涛也是2009年分到连队的。“怎么到你那里?”女友问。“先坐飞机到昆明,再坐火车到普洱,然后再倒汽车到县城,接着再……”没等他话说完,女孩就惊呼道:“天哪,那不是在天边边吗?等你休假再见吧。”可没等到休假,女孩已离他而去。
和付涛一起分配到边防的有20多个大学生,过了一年,这些新排长见面的问候语就成了:“你分手了没?”不到一年,他们的女朋友全部离去。“怎么能怪女孩子呢?相距遥远,只能通过电话交流。如果面对面交流一下,哪怕一个微笑也许就能化解误会。每当听到女友很委曲地说‘想牵你的手过个马路,借个肩膀靠靠都不行……’时,总感到对不起她们。”付涛说。
“外面的繁华世界车水马龙,自己与留在大城市里的同学相比生活条件也有不少差距,心里一度很失落。”毕业于四川大学的排长张波说,孤单的时候他们就对着层峦叠嶂的大山“喊山”,排遣不快后坚持下来。
看到界碑,心中就会升腾一种伟大
“兄弟,参加一次巡逻,你就不会成天想这些了。”老兵白贵提议。
张波第一次踏上近40公里的巡逻路。穿越热带雨林,他们拿砍刀边走边开道;挺进蚂蟥谷,里面蚂蟥长得酷似树叶,什么时候上身都不知道,感到疼时它们已经吃得饱饱的掉下来,伤口顿时肿成一坨;经过瀑布、悬崖、一线天,他们背靠着悬崖,一个拉一个小心翼翼地往前蹭,雨水汗水湿透了军衣。
远远地看到界碑矗立在山巅,大家顿时看到了希望,队伍中响起嘹亮的歌声:“红旗下成长的我们,从来不缺少梦想。青春年少启程,来到祖国南疆。在中越老三国前哨边防,我们用忠诚把使命担当。在崇山峻岭的巡逻道上,我们用脚步把祖国丈量……”
大家手脚并用,爬过一层山又见一层,层层叠叠始终看不到头。就在张波几乎绝望时,一座三角菱形界碑出现在面前。界碑前有3条路,分别通往3个国家。张波和战友们仔细清扫我方一侧水泥路上的落叶和泥土,体味着一名边防军人的神圣。
从那以后,这些新排长们争着去巡逻。例行的边境巡逻路上,每棵树、每粒石子都变得那么熟悉。一次,边民报告界碑附近有可疑人员活动,巡逻分队火速奔赴界碑旁,发现只是巡逻路稍微损毁了些。大家轻轻地为界碑擦拭灰尘,仔细察看确定没有移位后,才松了口气。
在这条巡逻路上没有战鹰翱翔、没有炮声隆隆、也没有舰艇劈波斩浪,官兵与雨林、毒虫、悬崖和泥石流相伴,日复一日守卫着祖国边防线。但这群大学生干部慢慢爱上了这里,在寂寞的山谷里,在崎岖的边防路上,在巍然矗立的界碑前,他们体会到了边防军人的价值。
与大山融在一起,生活便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与十层大山融在一起,生活便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如今,连队每名大学生干部的日子都精彩起来。他们主持的“红色哨兵之声”广播台每天播音3次;组建了一个十层大山主题乐队,原创音乐《边关好儿男》还上了中央电视台;与战士们一起在营院建起了越语角、老语角,在石头上刻上巡逻常用词汇,散步时就能背记。
连队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大学生干部的优势,成立了学习成才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各类学习计划。他们还定期为官兵讲授计算机知识,举行网上演讲比赛,战士自考通过率大大提高。
他们帮老乡干农活,巡逻时向边民宣传边防政策,背着药箱逐个村寨送医送药。哈尼族小娃娃一见到巡逻小分队,就会高兴地挥舞着胳膊喊:“叔叔,我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每当这时,他们心底便漾起了欢乐:这种感觉真好。
去年,付涛和黄芋森还组建惠民技术服务小组,举办了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9期,使200多名群众掌握了一门以上的致富技术,连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边防线上的脱贫致富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