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神秘的定陶汉墓出土已成谜的“衣璧”
来源:大地网——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岳峰云 【 】  2012-09-15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3日通报,在山东定陶县发现的“亚帝王级”大型汉墓取得重要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原本空空如也的墓室内地板下发现一专门的器物坑,并于其中出土一件竹笥,内盛一件缝有玉璧的汉代丝质长袍。

  空墓成谜

  定陶大型汉墓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由于被盗掘严重,2010年10月开始,考古人员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2011年下半年,完成墓室内的初步清理。
  据介绍,除顶部及四周用青砖封护外,墓葬为木质结构,木材使用量在2500立方米以上。根据对木材的初步鉴定,其厚度达1.7米的盖板为楠木和硬木松,黄肠木为柏木,被盗墓者破坏的棺木为梓木,符合文献记载的“黄肠题凑”葬制。墓顶多达一万三千块封护青砖的表面,绝大多数带有文字。加之墓葬四周的封护用砖,所用青砖的数量多达4万块。墓葬无论是规模还是建筑考究的程度,在我国已发现同类墓葬中都罕见。专家认为,定陶汉墓为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规格最高的大型“黄肠题凑”墓葬,属“亚帝王级”,具有重要保护和研究价值。
  尽管墓葬的发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经过对墓室的清理出现许多难解之谜,特别是如此规模的墓葬,墓内空无一物,连随葬品的痕迹也未发现,由此给对墓主人身份的判断造成很大困难。专家推测,这种现象绝非是由于多次被盗造成,必定有其他原因。
  定陶汉墓的发掘成果引起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大众关注,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考古论坛上,定陶大型汉墓的发掘成果被列为2011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墓下玄机

  为制定墓葬保护方案,国内许多文物保护方面专家多次到现场进行考察。每次进入墓室考察,考古人员始终未曾忘记墓内空无一物的不解之谜,仔细观察墓葬底部每一块木板,希望有新的发现。今年6月中旬,惊喜终于出现:进入墓室检查时,考古人员突然发现主墓室门前一块地板有特殊响声。经仔细观察,发现一块长52厘米、宽32厘米的木板是独立的,敲之有空洞感。考古人员借助工具将这块木板完整揭取,木板厚约2.5厘米,其下为一长50厘米、宽30厘米、深21厘米的器物坑,坑内积满水,内储放竹笥一件,外表用丝织品包裹,并用丝带捆扎。
  为确保文物安全提取,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吴顺清到现场考察,着手文物的提取准备工作,并建设了保护实验室。6月19日,器物坑中的竹笥顺利提取,并及时运输到保护实验室内进行保护处理。
  经初步清理,发现竹笥(用以盛放衣物书籍等的竹制盛器),保存完好,竹笥长49厘米、宽29厘米、高20.5厘米。其外纵向有一条丝带捆扎,横向由四条丝带捆扎,纵横丝带相互缠绕并系结在一起,外表进行了髹漆处理。
  竹笥内盛放丝质长袍一件,保存基本完好,呈酱紫色,上面有红色花纹。长袍背部有用十字花丝结缝制在衣服上的玉璧一件。玉璧保存完好,属青玉质,直径18.6厘米、厚0.2厘米。玉璧主体纹饰为谷纹,外圈为夔龙纹。

  凭衣猜主

  墓室清理完成后,考古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对墓葬进行保护上,为此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制定保护工作方案,发掘单位投入较大资金建设了钢架结构的保护大棚,考古发掘工作暂停。
  目前,漆木器和丝织品保护专家已对出土竹笥进行了初步保护,现保存状态稳定。同时使用生物试剂对丝织品进行初步清洗和展开。进一步的保护方案还在研究制定中,计划将进行出土文物的病害调查,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以便于文物长期保护与利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竹笥和丝织品、玉璧的出土是定陶大型汉墓又一重要考古发现。在以往发掘的同类大型墓葬中,还未见到墓底部专设器物坑现象,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特别是保存基本完好的丝织品,是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汉代服饰。服饰上缝玉璧的现象极为罕见。
  丝织品的出土为墓主人身份的判定提供了重要线索。丝织品保护专家初步判断,这件丝织品为女性服饰,基本可以判定定陶大墓的主人可能为西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
  同时,器物坑的发现暗示着墓葬底部还存在其他随葬品的可能性,为下一步保护方案的制订提出更高要求。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旷世奇宝:马王堆的“鬼火”及风.. 下一篇西方科学家称或发现暗物质存在证据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