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凡心洗尘 妙笔奇问(三)
来源:大地网•行中国看天下  作者:程和荣 李坤禧 【 】  2011-09-14

 

    杨建民在中央工艺美院期间,还受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郑炯灶先生,朱大年先生、张汀院长等艺术思想影响,对西画颇有一番研究,很多观念潜移默化,形成杨建民独道的见解和艺术熏陶。他大胆改变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超于变幻莫测的绘画手法,有志于绘画特效技法创新的研究,不同凡响。

    他对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嗜虾之好很是敬赏,从而对画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笔下的虾,神韵生动,形态炯异,天然混成,显现特有的艺术魅力;他对兰草也是情有独钟,拳拳君子心,跃然生辉,风格奇特,神形并志,笔境兼夺,形象氤氲自然,深受家乡人敬仰、爱戴,并纳为县志名人录。文艺界也纷纷收藏他的画,文化馆曾多次邀请参加、办个人画展等,他也有所婉谢。他更多地选择静静地思考,默默无闻地画。

    虽然杨建民的设计及绘画作品,都从小中见大我,却不畏险峰,抒发自然、生活、丰富多彩的真实内容,童心不泯,勇于给艺术探索者一线曙光,给后人带来无限的启迪,给欣赏者带来卓尔不凡的品味。1998年8月,经多方邀请,他的画作终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闪亮登场。他提供了十多年来的得意画作,主题为《中国情》水彩空间系列,每幅都是从中国人民深厚的民族感情中,脱孕出来,是杨建民先生多年艰辛锻炼,以真挚的性情,化为一张张撼动的画作,受到文艺界高度赞赏并纷纷收藏。

    任何艺术要想致臻于理想的境界,不仅靠技术、技巧,更要体现境界,技巧与境界的完善结合,才能达到欲求的高度,这是作者天赋修养,品格气质的结合反映,其所产生的静默、含蓄是无法复制与超越的内在之气,而不是外在简单的视觉张力。杨建民先生把自己的情感与追求书写进自己期望的意境中,使之生命熠熠生辉。古人云:艺无止境,对具备超常艺术直觉与创作能力的杨建民先生来说,峰峦叠嶂的水拓压印画大艺还有待先生的继续阐释与超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杂弹]玄于某机构30年绘画大展际.. 下一篇荷韵苍美 墨心邃寒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